抖音刷多了,腦子會變笨...
之前,聽抖音一員工說:建議大家卸載抖音,為什么呢,不是因為抖音爛,相反它做的太好了,界面簡潔,操作靈活,內容豐富,看啥有啥,抖音一條視頻平均幾秒,但它的用戶每天使用時長,卻超過2小時,這點細想起來很折磨人的。
《我想網》覺得,這個黑鍋,不能讓抖音來背,不公平,你們是否記得,從幼兒園時,老師就嘮叨我們不要挑食,三餐要按時且均衡,可輪到成年的自己,點個外賣都犯難,這說明什么,說明這個鍋必須要自己來背。
根據中科院20年的調查報告,外賣員的周工作時長62.7小時,周均工作6.4天,每天9.8小時,這才是“牛馬們”的工作狀態,時間是固定的,你每天擠來擠去依舊是24小時,所以導致很多人,只剩下兩種時間來放松自己:
一,蹲坑、吃飯間隙里的稀碎時間;
二,哐當一聲倒在床上的睡前兩小時。
很負責任的告訴你,這兩種時間的最佳載體,就是抖音,不知道你們聽沒聽說過“奶頭樂”,看字面意思就是嬰兒般的樂趣,從前你只需要刷2分鐘的抖音,就可以讓大腦感到快樂,而現在你則需要1個小時、甚至3個小時.....
而你的注意力和耐心,也會從原來的60分鐘變成30秒,甚至3秒,如果視頻3秒抓不到你的需求,不能給你及時行樂,你會馬上把它們刷走,尋找到下一個更快更刺激的.......
也就是說,一旦你的大腦,被這些“奶頭樂”馴化到天靈蓋的時候,那么你再去做現實中那些靜心、慢反饋的事情,你就會浮躁不堪,甚至急頭白臉,完全的沉不下心來,這么說吧,如果你不解決這個“原生問題”,那么今后你的大腦,可能就只能接受“奶頭樂”類的內容。
問題來了,所以刷抖音,腦子真的會變笨?
NO,太絕對了,題述現象不是“大腦變笨”,而是“暫時性記憶抑制”,再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“舌尖現象”,說白了,就是生活中,我們“話到嘴邊想不起來要說什么”的現象。
2005年,倫敦大學精神病學研究所發現,上班過程中,如果員工被郵件和電話分散注意力,而導致的智商暫時下降,其效果是吸食“大媽”產生的干擾效果的2倍,當然了,這抑制可在停止進行媒體多任務行為后,隨時間流逝自然消退,跟“暫時性記憶抑制”意思差不多。
其實, 萬物過度都有錯,不僅刷抖音,就連看書人看的不得法,也能看傻,所以社會上經常會有一種說法叫,讀書讀傻了。當我們的大腦受到外界刺激,就會跟著進行分析,信息速度過快,分析的程度就越淺,所以并不是變笨了,而是變淺了。
一個很典型的例子,都知道和尚坐禪,但是并不知道和尚為什么要坐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