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公教育員工自述:工資延發降薪,中秋發一個月餅
2022年6月中旬,中公教育又登上了熱搜,百家號“新浪財經”發文稱:中公教育員工年假不再兌換現金,工資發放時間出現異常,一擲10億捐款,卻要在員工福利待遇上如此“節衣縮食”,令人費解!
去年3月份,國內職業教育龍頭中公教育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永新,向母校北京大學提交了一筆建校以來最大的捐款,數額高達十億元。這刷新了百度創始人李彥宏2018年的6.6億元捐款記錄。
李永新承諾,以后爭取捐贈100億。
如今看來,那個時間節點可能是中公教育自創立以來最為耀眼的高光時刻。之后,中公教育發展態勢便急轉直下,今年甚至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虧損。財報顯示,中公教育2021年營收69.12億元,同比下降38.3%;凈虧損23.695億元,而前一年,2020年,中公教育凈利潤還高達23.04億元。
來自證監機構、深交所的問函紛至沓來。監管機構先后下發文件,要求中公教育對業績下滑作出解釋。
資本市場也跟著失去信心。中公教育市值從當年年初的2600多億縮水到了375.59億元(截止發稿)。2021年以全年累計下跌77.63%的跌幅成為A股跌幅第一。
甚至出現了關于“中公將要破產”的傳聞。中公內部開始出現“缺錢”的跡象。中公教育員工稱,從“雙減”過后,公司就變得很難,每次發工資都是卡點發放,尤其是今年,工資發放時間越來越晚,工資條也不再讓員工本人確認。之前老師研發講義還有相應的工資,現在老師們都是免費義務為公司研發講義,職稱也不讓評了,“透露著不妙的種種跡象。”
不止中公,以公務員考試培訓為主營業務的職業教育公司,今年集體陷入生存困境。覆巢之下無完卵,裁員、降薪、抓考勤、強制休事假等體面與不體面的舉措開始接踵而至。
降薪、降績效,工資發放延遲
中公教育在一年的時間內,從市值高點跌落,縮水2000多億。從凈利潤23.04億元扭盈為虧,去年直接虧損了23.695億元。
2021年成了中公教育的分水嶺。
中公教育員工趙趙搞不明白,為什么老板李永新可以出手那么闊綽,一擲10億捐款,卻要在員工福利待遇上如此“節衣縮食”。
有員工在中公教育近5年的時間,只在去年漲過一次薪,今年又全部還回去了。疫情之下,公司開始降薪資,降績效。從去年下半年至今,中公已經大大小小調整了三次,最近調整尤為頻繁。員工績效考核也變得更為苛刻,績效評分,從最高值2分降低到1-1.5分,數字背后對應的是不同的績效工資。分數越低,拿到的工資也就越低。降薪后與去年漲薪前水平持平,降薪幅度達15%,每月少了兩三千左右。
升職加薪通道也被關閉。此前中公員工每半年可以進行一次晉級,一年固定兩次晉級漲薪機會,員工只要通過述職便可以漲薪。但從去年開始,公司晉級述職周期從6個月延長至8個月,然后又從8個月變成了12個月。直至今年默認取消,不再提晉級的政策。近半年,中公內部沒有任何晉級公示。
事實上,中公教育的不景氣早在2020年便有跡可循。呂新表示,此前公司按照公積金上限12%比例繳納,2020年七八月份開始,公司調低至5%的比例繳納。
中公教育給員工其他的額外福利并不多。入職中公近3年,端午節、中秋節等重大節假日,公司集團層面幾乎沒有發過福利。圣誕節平安夜,有部門領導自掏腰包,給該部門員工每人發了一個蘋果。中秋節,每人一個月餅。而去年,連僅有的一個月餅都沒有發。
員工創收渠道變少了。2020年公司推出的加班制度在當年速生速死,只短暫存在了半年時間。那段時間公司鼓勵加班,員工加班有加班費,還有榮譽嘉獎,比如公司會推出加班排名榜,整個公司以加班為榮。但后來公司很快就取消了加班費,員工也不再心甘情愿加班。
今年5月起,中公教育員工年假不再兌換成現金,公司要求員工居家辦公期間將年假、以往加班時積攢的調休統統用掉。這意味著,年假無法折現,員工還要居家辦公。中公教育對于此類通知,從來不會以白紙黑字的形式通知員工,通常是以部門領導口頭通知。
此外,更為被動的是,員工沒有權限查詢自己的假期余額,需要跟人事申請查詢。所以假期天數的決定權在公司手里,員工只能單方面等公司告知假期天數。“我們對自己休假時長完全沒有清晰認知”。信息不對等,員工需要跟人力資源部門斗智斗勇。每次詢問人力,人力通常不會微信回復,而是采用電話通知。
真正讓員工們感到恐慌的是,現在工資也不正常發放了。4月份的工資直到5月25日才發,比正常發放時間晚了十幾天。
強制休事假,居家辦公工資減半